灯火、书摊,这样洒在北大的毕业季

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

从学一食堂往东看去,无尽的书摊、零散的灯光交织成眼前的夜晚。

与燕园共度一载,这是第一次感受到毕业季同学们的热情。我沿着路边走去,一本本书静静地躺在人行道上。他们有的被整齐排列在地毯上,也有的被粗暴地摞在箱子里,待人翻选。5元一本10元一本是最常冠在他们身上的标签。

“同学来看看吧,有没有什么喜欢的。”

我走过一个摊位,一个还在守摊的学姐招呼我过来看看。

“你是本科生毕业还是博士生毕业呀,毕业快乐!”我简单寒暄。

“哈哈那你可以看看我的摊来猜一下了。”

我俯下身,摊位的书不多,大都是零散的生活用品。最常见的是追星吃的“谷子”,还有一些花瓶和半干的水培花。学姐不厌其烦地跟我一一介绍,然而我的心已挪到另一个书更多的摊位上去了。

“抱歉好像没有我感兴趣的。”我苦笑道。

站起身来,我漫无目的地走着,浏览着眼前的一本本书:刑法学、有机化学基础、Python入门…甚至还有公务员考试和教资考的复习资料。跳跃的书名引起了我的遐想,摊位的书好像在诉说着主人在燕园经历的春夏秋冬。

“这同学肯定是化院的,这个估计是法院,这个大佬怎么什么都学了点…”我试图从几本书窥探他们的专业和选择。仔细看来,几乎每个摊位都有几本高等数学或线性代数的参考书,数分高代也偶尔出没。突然看到几本泛函分析的教材,还会让我猜想这是数院的哪位学长……

第一次感受到逛街有如此的乐趣。虽一人独行,却犹有学长学姐在我身边娓娓道来。我兴奋地听着他们无声的诉说,想象着三年后的我会怎样把这份故事讲给小孩们听。

恍惚间才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,我匆匆走向宿舍。沿途看到几本钟意的书便驻足买下,按同学留下的极低价格自觉付了款。

这也是薪火相传嘛,他们把书传给了我,把记忆留在了燕园。

—— 6月26日 夜